今天我可得跟大家好好嘮嘮我最近碰到的一位 “大聰明” 客戶,簡直讓我哭笑不得。
我們公司做 APP 開發(fā),有個項目成本核算下來是 10 萬,我按照正常的商業(yè)邏輯和利潤考量,給報了 30 萬。嘿,這哥們倒好,直接跟我說他沒有一分錢預付款,一分都沒有?。∵€一本正經(jīng)地跟我講,等 APP 上線盈利了以后一次性給我付 40 萬。當時我就樂了,這哪是客戶啊,這分明是給我畫了一張超級大餅。
咱先不說這 APP 開發(fā)過程中得投入多少人力、物力、時間成本,就單說這盈利的事兒,誰能打包票?。緼PP 市場競爭那么激烈,上線后能不能盈利都是個未知數(shù)。他倒好,輕輕松松幾句話,就想空手套白狼。這不是明擺著給我挖了個大坑,還在坑邊誘惑我,說坑里有寶藏,就看我敢不敢跳了。
不過話說回來,跟那些開發(fā)到一半就跑路,直接賴賬的客戶比起來,他好像還算是 “良心” 了一點。但這也不能掩蓋他這種做法的不靠譜啊。開發(fā) APP 是個商業(yè)合作,大家都得遵循基本的規(guī)則和誠信原則。我們作為開發(fā)者,要承擔技術風險、投入大量資源,而客戶也應該有相應的誠意和前期投入,這樣雙方才能齊心協(xié)力把項目做好。
可這位 “優(yōu)質(zhì)客戶” 呢,完全不顧及我們的處境,只想著自己的利益更大化。要是真按照他說的做,我們就得自掏腰包先把項目啟動起來,然后眼巴巴地盼著 APP 上線后能盈利,這期間的壓力和不確定性簡直像一座大山。萬一最后沒盈利,或者盈利了他又找各種理由拖著不給錢,我們豈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?
在 APP 開發(fā)這個行業(yè)里,像這樣的客戶雖然不是主流,但偶爾碰到一個也夠讓人頭疼的。所以啊,各位同行們,在接項目的時候一定要擦亮眼睛,仔細甄別客戶的誠信度和實力,別被這種所謂的 “優(yōu)質(zhì)客戶” 給忽悠了。而對于那些正打算開發(fā) APP 的朋友們,也請你們理解一下開發(fā)者的難處,大家真誠合作,才能實現(xiàn)共贏,可別像這位客戶一樣,一上來就給人出難題,還美其名曰是特殊的合作方式。